-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钩藤配薄荷主治久咳不愈,是名老中医祝谌予发掘的民间验方。上世纪30年代曾治疗一例久咳不愈的老年妇女,经多方医治无效,后服用某民间验方霍然而愈,索方观之,仅用钩藤、薄荷两味,沸水冲后代茶频饮。钩藤甘寒...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二者相伍,可以大补元气,引气归元,纳气平喘。张锡纯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
-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发黄的论述,并且于《金匮要略》中设专篇“黄疸病脉证并治”。对于发黄的治疗,仲景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仲景退黄诸法简要归纳如下...
-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吴某,女,41岁,已婚,铁路干部。2002年10月26日初诊。右侧卵巢囊肿,2001年10月切除,相继左侧又出现囊肿,3.2cm×4.5cm大小,无明显症状。舌正常,苔薄白,脉滑尺无力。证为血瘀水积所致癥瘕,治以活血化瘀,...
-
□ 杨晓慧 臧海洋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亦名蜜甘(《本经》)、蜜草(《名医别录》)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功效。临床上常用以补气,调和诸药,笔者取生甘草和中补虚,缓...
-
□ 汪玮 江西省上饶市中医院 患者周某,男,66岁,胃痛10余年,进食稍多即胀痛,曾多次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迭进中西药物不见疗效。刻诊:舌鲜红少苔,脉微弦。脾胃病应重舌象,患者舌鲜红少苔,据舌象常理应以滋养胃阴凉药为主,而患者反映前医处方多用...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相伍治疗肺胀出自《圣济总录》“皱肺丸”,该方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组成,主治“咳嗽肺胀...
-
□ 胡锦权 席沙 沈 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白某,女,30岁,已婚,工人。1996年6月11日初诊。1990年人工流产,此后再未孕。1996年4月做输卵管通液检查,诊为双输卵管不通。平时腰腹痛,活动则两侧少腹痛加重,带不多,月经周期正常,经期4~5天,血量少...
-
□ 丰广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张锡纯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大气”既维系心中神明,又维系脑中神明,“气化”正常则心、脑“神明”相通;中风分“脑充血”和“脑贫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脑充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则脑贫血;治法遵从经典,又...
-
感冒指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由于正气不足,肺卫机能失调,腠理疏...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瓜蒌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化痰热,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二者相伍,出自《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
-
□ 张翠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烧伤科主任郝贵,从事临床30余年,对烧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他研制的抚疤灵软膏用于深II°以下烧伤,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疤痕的产生。该方组成:煅石膏15克,龙骨15克,儿茶...
-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近代临床大家张锡纯明确提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必拘于成见也”。笔者临证应用三种递增方药剂量之法,以“药以胜病”思路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疗...
-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宋某,女,27岁,2010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带下量多,色黄,如豆渣样,阴痒,伴四肢无力。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7月23日。13岁月经初潮,西医检查有宫颈糜烂。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细。证属脾虚湿热下注,治...
-
我最近患上了颈椎间盘突出症,医生给我进行牵引治疗。可在牵引过程中我总感觉3千克~5千克的牵引力没什么感觉,最好能够重一点,使颈部明显受力,这样才觉得有效果。请问到底牵引“给力”好不好呢?是不是“给力”才有效,越“给力”好得越快呢? 吉林延吉市读...
-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尤其6个月至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为...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
-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金匮要略》云:“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太...
-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编者按:田淑霄教授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尤擅治妇科疾病。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胡锦权等在跟师学习侍诊之余,总结其治疗妇科疾病验案6则,今起本版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