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
脾胃论
元代:李杲
《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著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卷下详述脾胃病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多种治疗方法,列方60余首... -
普济本事方
宋代:许叔微
《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10卷,宋代许叔微撰。本书是许氏集平生所验效方,附以医案,并记其事实之书,故名。约刊于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按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等分为二十五类,包括内、外、妇、儿、... -
普济方·针灸
明代:朱橚
《普济方·针灸》是明代周定王朱橚所编《普济方》的针灸部分(内附本草药性畏恶和异名二卷),按原卷次为四百零九卷至四百二十六卷。 -
千金宝要
宋代:郭思
《千金宝要》,书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后本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系取孙思邈《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共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金方》中有关病机、制药等内容... -
千金食治
唐代:孙思邈
本书由<千金食治注释>和<食疗方笺注>两部分合订而成。它们是我国古代重要食疗专著。为唐医学家孙思邈(581—682)所撰。《千金食治》即是“备急千金要方”原书的第26卷,书中论述了日常生活里所食用的果、菜、谷、肉的性、味、药理作用、服食禁忌及... -
千金翼方
唐代:孙思邈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清代:佚名
夫人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先生骨肉,乃生气之本也,是元脏之所属也。水生肝,肝属木,木生心,心属火,火生胃,胃属土,土生大肠,大肠属金,金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三焦有八脉,八脉有十二经,十二经生一百八十四丝络,丝络生三百六十五骨节,骨节生二百... -
奇方类编
清代:吴世昌
《奇方类编》二卷。为清代江夏人吴世昌(半千)先生抄辑,由长白鄂奇善校。《奇方类编》分列二十七门,主要载录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胃、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膨胀、痢泻、疟疾、风瘫、疝气、伤暑、伤寒、痔漏、损伤、疮毒急治、保养、... -
青囊秘诀
清代:王大德
《青囊秘诀》是由王大德创作的关于疮痈方面的方剂医术,隶属于外科。该书介绍了江湖郎中王大德在实践中得到的中医植物学在中医外科方面相关的运用。 -
奇效简便良方
清代:丁尧臣
《奇效简便良方》,亦称《奇效良方》四卷。(清)丁尧臣辑。尧臣,字又香,今浙江会稽县人。善吟咏,精拳术,培游历,旁通医术,每施方以治病,尝合药以济贫。晚年将其毕生所各级验之方,集成此书,刊刻济世。 -
奇症汇
清代:沈源
《奇症汇》 ,医案著作。八卷。清·沈源编辑。刊于1786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则、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加以记叙,间或加入按语,阐发心得体会或个人见解。其中杂有一小部分传奇或病案,须予分析对待。现有乾隆五十一... -
全生指迷方
宋代:王贶
《全生指迷方》,方书,3卷。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简称《指迷方》。宋代王贶撰,约成书于12世纪初。自序称“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足以解惑指迷,扶危拯困,故名。原书久佚,清朝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厘为... -
仁术便览
明代:张浩
《仁术便览》,四卷。明代张洁(清泉)编。成书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本书按病分为九十四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每门之首多冠以简论,然后列方。方有一千四百余首,以唐、宋、明医方为主,多为临床常用。书末附二百余种常用药炮制方法及临... -
人体使用手册
近代:吴清忠
多数慢性病,是我们错用了身体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低估了人体的智慧,高估了我们自己的知识。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身体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观念,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人们消除疾病... -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宋代:杨士瀛
《仁斋直指方论》医学专著,又名《仁斋直指》、《仁斋直指方》,宋代医家杨士瀛于1264年编撰而成。中医综合典籍。 -
儒门事亲
金朝:张从正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中医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
三家医案合刻
清代:吴金寿
《三家医案合刻》,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荟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近代:佚名
本书系作者临证三十年间部分临床经验及理论认识的汇集,全书共八十一篇,分作九个部分。其中包括疑难杂症的治验病例;屡奏捷效的达药验方;独具匠心的诊脉方法;治疗癌症的心得体会等。尤其对带状疱疹、急性阑尾炎、脑震荡、脑挫伤等病勤求古训、古为今用。对... -
三消论
金朝:刘完素
《三消论》,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 -
三指禅
清代:周学霆
《三指禅》,脉学著作,3卷,清·周学霆撰,刊于道光七年(1827年)。周氏以脉学难晓,全凭禅悟,“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故以《三指禅》为书名。除总论外共载医论81篇,论述诊脉部位、方法及常见病证的脉象。书中以“缓脉”为标,周氏认为“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