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
麻科活人全书
清代:谢玉琼
麻疹专著。四卷。清·谢玉琼撰于1748年。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著,予以删补编订而成。卷一总括麻疹及其辨证治疗、常用药物等;卷二-四介绍麻疹发病每阶段的证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 全书共108篇。每篇均有歌诀及论说,末附刘齐珍辑麻疹论及医案等。全书内容比较... -
马培之医案
清代:马培之
书名:马培之医案 作者:马培之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93年 -
马王堆简帛
先秦:佚名
十问 黄帝问于天师曰: 「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 曰: 「尔察天地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食阴拟阳 -
麻疹备要方论
清代:吴砚丞
麻疹备要方论中简要地介绍了麻疹的病原、脉证、各种兼证、禁忌以及备用诸法等。 麻疹专著。一卷。清·吴砚丞撰。刊于1853年。 本书论述较为系统但过于简略,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麻疹阐注
清代:张霞谿
麻疹专著。四卷。清·张霞谿撰。刊于1840年。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 -
眉寿堂方案选存
清代:叶桂
医案著作。二卷。清·叶桂撰,郭维浚编。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上卷包括春温、时疠、暑、燥、寒、冬温、疟疾等各类时症;下卷记述妇、儿、痘疹、外科。每类病证之医案均重点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辨析疑似之证,掌握各类疾病治法。其中妇科治案... -
秘传眼科龙木论
宋代:佚名
眼科著作。十卷。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此书卷一-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明代:戴原礼
本书分两部:《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均系明代医家戴原礼撰著。前者十二卷,分十二门,列若干病证,详述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及治验等。后者四卷,根据前述病证列出所用方药。其中汤类方167首,饮类方36首,散类方104首,丸、丹、膏类方... -
明目至宝
明代:佚名
《明目至宝》,眼科著作,4卷。撰人未详。明代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首述眼科基础理论及辨证施治原则,作者或引伸前贤之说;或直抒己见。于病因则倡陈无择“三因”之说;于证治则立论于肝胆失常。指出:“外障者肝中得病,内障者胆... -
名师垂教
近代:余国俊
《名师垂教》是余国俊创作的教育考试类书籍。 -
名医别录
南北朝:陶弘景
《名医别录》,药学著作。简称《别录》,3卷。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 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 -
明医杂着
明代:王纶
《明医杂着》(公元1549年)明代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
明医指掌
明代:皇甫中
《明医指掌》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共十卷。明·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订补,邵从臬参校。撰年不详。现存四种明刻本、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 -
目经大成
清代:黄庭镜
《目经大成》,眼科著作,3卷。清代黄庭镜(燕台)撰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书中首列五轮八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七情等医学理论及开、导、钩、割、针烙、金针拨内障等治疗技术;次论眼病之12病因及81症;又次则详列证候,阐释病机;终则指明治法,或附... -
难经悬解
清代:黄元御
《难经悬解》,是清·黄元御在1756年撰写的医经著作,共二卷。 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明代:龚廷贤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由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龚廷贤著。《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龚廷贤,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本述内容主要阐述调经和提高受孕几率经验方等等内容。 -
内经博议
清代:罗美
《内经博议》,医经著作,4卷。清代罗美(澹生)撰。刊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此书系将《内经》中一些主要内容选编成册。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6部分,每部又分若干篇。罗氏以“天人合一”之旨阐述生理,据《内经》原文以论述病理、诊断和治疗,... -
内经评文
清代:周学海
《内经评文》是一部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 -
内经知要
明代:李中梓
李中梓一生精熟《黄帝内经》。他抓住《黄帝内经》的重点,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内经知要》共有上、下两卷,分成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 -
内科摘要
明代:薛己
车驾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 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若遗尿手撒,口开鼾睡为不治,用前药亦有得生者。夫前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真气,...